市場預測
我們不會因為別人認為市場將會如何走向而買進或賣出股票(我也從未有類似看法),而是基於我們認為這家公司將會如何。在很大程度來說,市場的走向將會決定「什麼時候」我們是否正確,而我們對這家公司的分析的準確度則大致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正確」。換句話說,我們專注於應該會發生「什麼事情」,而非「什麼時候」會發生。
(摘自 Letter to Partners of Buffett Partnership, by Warren Buffett, 1966)
我們不會因為別人認為市場將會如何走向而買進或賣出股票(我也從未有類似看法),而是基於我們認為這家公司將會如何。在很大程度來說,市場的走向將會決定「什麼時候」我們是否正確,而我們對這家公司的分析的準確度則大致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正確」。換句話說,我們專注於應該會發生「什麼事情」,而非「什麼時候」會發生。
如果持股的投資人的賺錢能力或其他收入來源超過日常生活所需,則公司不派發股利,把資金拿去再投資,追求未來更高的成長,不是比較好嗎?股利往往適用相當高的所得稅率,但盈餘轉投資則不須課稅。
必須緊記的是:以複利累積財富只能在有充裕的時間及閒錢(儲蓄)的條件下才可行之有效。換句話說,這方法只宜長線投資。
基本分析非常重視如何防範意外的狀況。此種防範的作用來自於我們強調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也就是說,我們買進時只願支付遠低於其內含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價格。萬一買進的股票的未來發展不如原先的預期,結果還是勉強可以接受。技術分析就無法提供類似的安全邊際的緩衝,你只能是「對」或「錯」。如果錯了,就造成虧損。
沒有耐心的短線交易者從一支股票跳到另一支股票,這裡賺一點蠅頭小利,那裡虧損一點。長期而言,賺到的錢還沒有付給證券商的手續費多。而且一般短期交易者買進的理由大都基於小道消息,因此根本缺乏堅持的信心,很容易受到驚嚇,小有獲利就趕緊出脫了結。但當股價下跌時,他卻死抱不放,頑固地相信自己買進的股票價值至少不應低於買進價格。因此,到最後才發現,要賺好多次的蠅頭小利才能彌補此次的虧損,外加手續費支出。
對許多人來說,保守與傳統同義。但在我看來,這是錯誤的想法。傳統或非傳統的方式在本質上都不必然是保守的。
在股票市場中,你只不過是洶湧潮水中的一小片葉子。因此,即使樂觀,也須體認到潮水不會一直順你而流。你要成功,就要順著潮水飄流。你的樂觀必須是基於智慧而非個人意志。只是基於個人堅定意志的樂觀最後只會變成頑固。
所有投資人都容易犯下的錯誤就是妄想一夜致富。他們拋棄二到三年讓財富增加一兩倍的機會,轉而期望在二、三個月內坐擁金山。運氣真好的時候的確可以,但他們守得住這些財富嗎?答案是不能。因為這些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在賺錢快速的情境下,他會喪失真實感而產生幻覺。他會認為:假如我能在二、三個月內獲利二到三倍,一年下來就可以有二、三十倍,我要發大財了。
投資人如果對未來的獲利無法確定的話,他就無法估算出公司未來獲利的折現價值。對於此種風險較高的股票,慣常的做法是在所能期望的報酬率上再加上一個“風險溢酬”,用兩者相加後的值做為折現率。
一個人如果要在投機交易(註一)中有好的表現,就必須徹底瞭解自己。這通常要經過一個緩慢的學習過程才能體認到自己也很可能會做出愚蠢的事。我認為,投機客要是能夠經由什麼事情讓他學到不自大或過於自信,付任何代價都不算太高。
由於正確資訊的取得困難與解讀各異,且訊息變遷莫測,因此在股市投機 (註一)有幾個原則:
把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波動看作是風險的問題是:這並未說清楚波動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風險。如同天氣變化也是一種波動,但對大部分居民來說,省去每天攜帶雨傘的麻煩而冒偶爾淋雨的風險也是值得的。但對在冬季山區健行的人來說,他們可寧願帶上數公斤的雨具也不願冒可能被雨淋濕而失溫凍死的風險。
我相信成功的投資有賴於下列三個原則:
一位木匠不會空手造屋,一位牙醫也不會只用雙手補牙。每種專業都需要工具,而且也要具備相當的經驗與知識。
如果一家企業的投資價值為其在未來存活期間所有流出現金的折現後的現值總和,則此投資價值與公司的現在市值(註一)無關。如果某個投資人擁有該企業全部的股票,此企業的市值高低對他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也即是說市值的變化並不會改變公司的投資價值。此投資價值守恆定律的概念類似於物理定律中的能量守恆定律一樣。
註一:市值=股價 × 流通在外股數
耐心是美德,但每個投資人的耐心程度各有不同。較年輕的投資人享有耐心投資所需要的時間優勢,但通常缺乏耐心;年長的投資人通常很有耐心做長期投資,卻沒有太多餘年來享受耐心投資的成果。
註一:請查閱年金終值表
(199*50,000+94*100,000+41*150,000+14*200,000)=28,300,000
註二:股市精華導覽的首要目標就是協助投資人避免永久性的嚴重虧損。因此在我們的分析師都會對公司警訊加以檢視,並在個股的分析師評論中提醒投資人注意。
註三:在台灣買賣來回五次就產生大約3%的交易成本。
「投資」與「投資管理」的明顯差別在於:「投資」是指一次性的投資決策,「投資管理」則是指持續不斷的投資決策來最佳化其長期投資報酬的過程。
投資人是否應該試著去預測市場的價格變動而及早於起漲點買進或於起跌點賣出--如同市面上的技術線型專家所號稱的那樣?對以所有投資人構成的整體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部份無法預測整體。投資人沒有理由相信他可由任何人得到可信的買進賣出的好時點建議。因此投資人最要關心的不是在什麼時間買進或賣出,而是在什麼價格。
價值投資的定義:所謂的價值投資是嚴格要求買進價格遠低於其現存價值的股票,並且一直持有至其價值被市場認可為止。其中關鍵就是"價格遠低於價值"。用價值投資人的習慣說法即是用五毛買一塊錢。價值投資包含了對其價值做嚴謹保守的分析,然後耐心地等到其價格遠低於其應有的價值時才做投資買進。 堅定而有耐心地尋求物超所值的做法使價值投資得以避開風險。對價值投資人的最大挑戰在於嚴格自律。做為一個價值投資人通常意味著遠離群眾、向傳統智慧挑戰、反市場主流的看法。這可能令你感到孤立無靠。在市場大多頭時期,相對於其他投資大眾或市場大盤,一個價值投資人很可能會經歷不理想或甚至令人捶心肝的投資報酬績效。但是長期以來價值投資是如此證實有效,那些擁抱價值投資哲學的投資者幾乎沒有人背離過它。 因為投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因此投資人需要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當買進的價格遠低於其應有的價值時,你就有了安全邊際,這可用來抵銷大部份人為錯誤、壞運氣、或目前變化莫測的世界中所產生的劇烈擺盪。安全邊際主要由所付的價格決定。價格愈高,安全邊際愈小。 華倫.巴菲特如此描述安全邊際:當你造一座橋時,堅持其承載能力要能通過載重三萬磅重的貨車,但你只開載重一萬磅的卡車通過去。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投資。 嚴格要求自己只買進遠低於其應有價值的股票以產生足夠大的安全邊際,這是所有價值投資方法的最根本基礎。 (摘自Letter of Value)
大部份的未來事件都有蛛絲馬跡可尋。投資人基於此種臆測而引致的價格變動即是所謂的折現(Discounting)。但完全無法預知的事件無法被折現,大地震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有些事件卻被過份地折現了,分析師因每股盈餘期望太高而引起的失望性賣壓所產生的股價大跌就是個例子。